人体是通过肌肉用力收缩做功产生的动力才得以运动的。但是,肌肉收缩用力如没有足够的能量作保证,也是难以实现的。科学家在进行生理测定时发现,肌肉在收缩做功时,其用力强度越大,单位时间里能量消耗也越大,用力时间越长,总能量的消耗也越多。而且不同运动项目,肌肉用力和强度的总时间都是不同的,因而在单位时间和总时间里消耗能量的多少也是不同的。例如,短跑每秒钟消耗热能约16.74千焦(4千卡),中跑为2.51~6.28千焦(0.6~1.5千卡),长跑为1.67~2.09千焦(0.40~0.5千卡),超长跑为 1.25千焦(0.3千卡)。如果从不同跑的项目在全过程中消耗的总热能看,差异就更大了。如百米跑全程总共要消耗的能量约为125.58千焦(30千卡),800米跑为464.64千焦(111千卡),而马拉松则高达 9000千焦(2150千卡)。同为1500米,不同项目热能消耗的差异也很大。如1500米跑消耗热能为607千焦(145千卡),而1500米滑冰则为393.48千焦(94千卡),但1500米游泳则428千卡;同是球类项目,一场球赛下来,篮球运动员消耗3231.59千焦(772千卡),而足球和手球则分别高达5387.38千焦(1287千卡)和4307.39千焦(1029千卡)。但一场强度很大,而时间不长的摔跤比赛,则只消耗1477.66千焦(353千卡)。
人在运动时,主要靠三个系统来供应能量,一个是有氧供能系统,一个是无氧供能系统(ATP—CP系统),另一个是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系统(糖酵解系统)。但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三种供能系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所供应的能量古总能量的比例是不同的。例如,百米跑无氧供能系统所供应的能量占全部供能量的 95%,而糖酵解和有氧供能中仅分别占3%和2%,但在马拉松跑时则完全相反,有氧供能占90%,其他两种供能则分别为5%。
不仅如此,与此有关的不同训练方法和手段,三种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例如采用歇训练法进行跑的练习时,无氧、糖酵解和有氧三种供能系统的供能分别占10%~30%、30%~50%和 20%~60%,而变换训练法(也称法特莱克跑),则分别占20%、40%、和40%,但持续训练法却分别为2%、8%和90%。
正是由于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方法与手段,在能量消耗和供能特点上各不相同,因而,在你从事各种不同运动项目和选用不同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所要达到的不同目的,选择与所确定的运动项目或练习手段能量消耗或供能系统特点相似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应该选择加速疾跑、穴形疾跑、重复疾跑等练习手段,并采用间歇训练法、高强度的重复训练法或变换训练法进行练习。因为以上训练手段、训练方法的三种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与短跑这一运动项目的三种供能系统的比例是十分相似的。坚持用这些练习手段与训练方法进行短跑练习,当然对提高跑速是最为有效。可见,运动项目及与各不同运动项目有关的体育练习手段与方法,与能量消耗是有着密切关联的。